最新校園資訊

受疫情影響,幼稚園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需要運用其他模式讓兒童在家中學習。我們慶幸幼稚園業界擁有投入及專業的團隊,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彼此扶持。大家憑着對幼兒教育的熱忱,發揮無限創意,設計富趣味的學習活動,並協同家長的力量,幫助兒童維持學習興趣和促進身心發展。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

很多家長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很頭痛的,因為小朋友不是不肯睡覺,就是一定要家長陪伴他們睡覺,甚至到了深夜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去找家長,如果不是就會哭鬧不願睡。面對小朋友一些睡覺的問題,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到小朋友學習睡得更加好或自行入睡呢?

首先家長要明白小朋友睡得不好或不肯入睡,是一個惡性循環,就是過分依賴家長安撫。這個惡性循環,即是要家長在身邊拍他、抱他、呵他,小朋友才會產生睡意。而家長陪伴他、安撫他的行為成為了一個先決條件,而沒了這個先決條件,小朋友到了深夜的時候就會驚醒,必需要找回家長。

 

所以我們要幫助小朋友學會自我調節 (Self-Soothing)或讓孩子學習自行入睡,這個方法是很重要。研究指出,三個月大的嬰兒大概會慢慢開始培養一種自我調節Self-sooth的能力。而大概到九個月的嬰兒,其實有50至80%的嬰兒都能夠一覺睡到天光,所以家長必需相信小朋友是有這個能力,幫他自己進行自我調節,可以自行入睡。

但我們要幫助他培養的,我們要先建立一個睡前的常規,包括睡房。最好是一個全黑的環境,因為全黑的環境就可以產生褪黑色素 ,是我們腦部的一種物質幫助我們產生睡意,及可以加速我們睡眠。第二, 是我們嘗試給小朋友建立一個睡前一定會做的指定動作,可以是哄他睡覺、唱歌、按摩又或是說故事,但只有一個指定動作,你可和小朋友討論是甚麼指定動作,他會想做的。每晚在那個時間,我們就做這個指定動作,接著便關燈睡覺去。這個指定動作就會令小朋友腦部開始知道差不多要睡覺了。

第三,要記得藍光對小朋友有很多影響。藍光會擾亂我們腦內褪黑色素的分泌,而這會影響睡眠,令到我們失眠或影響睡眠質素。所以家長記著在睡房裡絕對不可以有電子產品,以及在睡前的1個小時不可以讓小朋友使用任何電子產品,這樣都可以幫助小朋友睡覺。

第四個方法是有限度安撫(Control Comforting)。這個方法就是我們會給予一些安撫小朋友,可以隨著他們的年紀,安撫的時間會慢慢縮短。例如和小朋友談天,我陪你5分鐘,然後媽媽便會出去。5分鐘後可以和小朋友說:「媽媽現在出去,一會兒可能隔5分鐘後,再回來看你。如果你可以幫自己閉眼安靜在這裡,嘗試一下自行入睡,媽媽便會親你一下。」然後,將出房間的時間慢慢增加,可能5分鐘、10分鐘、15分鐘,讓小朋友在房裡面單獨慢慢學習,培養自行入睡和self-sooth 自我調整的能力。

如果到了深夜時小朋友醒了找家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其實是同樣的原則就是陪小朋友一會兒,然後鼓勵他自行入睡。如果可以的話,將時間一直延長,直至他可以自行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