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園資訊

受疫情影響,幼稚園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需要運用其他模式讓兒童在家中學習。我們慶幸幼稚園業界擁有投入及專業的團隊,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彼此扶持。大家憑着對幼兒教育的熱忱,發揮無限創意,設計富趣味的學習活動,並協同家長的力量,幫助兒童維持學習興趣和促進身心發展。

我所做的,全因「愛」我的孩子

撰文:教育專家校張作芳

 

記得某星期天,我和家人到公園遊玩,當中所見一件事,值得借此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

 

還記得那天,我遠處看見一群人在公園內爭吵,其中一位女士的聲音特別嘹亮,這不禁引起我的注意。好奇心驅使下,我走近他們看過究竟。原來有位小朋友在公園內以雀粟餵飼雀鳥,然後引來了一大群鳥兒在草地上覓食,公園管理員見狀便上前阻止,卻令那位小孩的媽媽感到十分不滿。我聽到那位家長說:「為何不許我在這兒餵飼雀鳥呢?我有餵飼雀鳥的自由啊!」管理員善意地解釋這樣會影響公共衛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連公園裡的一些遊人也加入討論。可能爭拗過於激烈,把小孩子嚇得哭了起來,最後媽媽拋下一句:「只是給小朋友在公園餵一會兒吧了,為甚麼不可以?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太蠻不講理了。」跟着便悻悻然帶孩子離去。

 

我相信這媽媽的反應是出於愛的表現,或許這位家長不欲看見孩子失望的表情,所以便和管理員理論,試圖讓她的小孩可繼續餵飼雀鳥。這媽媽所做的單從兒子的角度出發,以孩子喜悅為大前提,但卻忽略對其他遊人產生的負面影響。再舉另一例子,有些家長很喜歡讓小朋友站在地鐵的座位上,特別是當車廂駛經可以看到街景的路段時,讓他們可沿途欣賞風景。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讓孩子站在座位上看風景,一方面小朋友高興,另一方面可讓孩子從窗外探索世界,一舉兩得。但家長可有想過,這樣會弄髒座位呢?下一位乘坐該位置的乘客也許會因而弄髒衣服呢!這種一切只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但忽略了別人感受的愛是感性的,是盲目的。長遠來說,對孩子的成長更有負面的影響。中國人以「溺愛」形容過度愛護孩子的父母,「溺愛」結果是怎樣?就是把孩子「淹死」了。

要知道,孩子有很高的模仿能力,而父母更是他們主要模仿的對象。有時聽人說,某某小孩與他的父母很相像,這未必是長相上的相像,而是他的言行舉止很像他的父母。如果父母所做的事全不理會別人的感受,在耳濡目染下,日後小孩子凡事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為他人著想,結果成為別人眼中的「小霸王」。試問這樣別人又怎喜歡和他做朋友呢?對子女的愛應是理性的,在愛他們的同時,也要及時糾正他們所犯的過失。以上述的事情為例,假如小孩子要求站在地鐵的座位上欣賞風景,家長要如實告訴他們,這會弄污座位,讓他們明白凡事也應顧及別人的感受,教導他們如何在群體中與他人相處。

「父母愛子,無微不至。」人們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但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無條件地滿足子女的慾望,也要在他們有過失時要即時給予指正。這種對子女的愛須是理性的,「關懷」子女並不只在物質上滿足他們,而是讓他們在身心各方面皆得到健康的發展,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做事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同時,成年人也應以身作則,作孩子的楷模。我相信,孩子們在父母理性的愛成長下,將會是一位品格健全的人。

如何提升小朋友的抗逆力?

資料來源:教育專家張作芳

早前聽過「再生勇士」楊小芳小姐的講座,她分享其經歷:在九歲時因意外失去了雙手,但她沒有因而自暴自棄,反而更積極裝備自己。憑著努力,她不但成為了亞運會的游泳選手,還「以足代手」,開始藝術創作,成功入讀香港藝術學院,成為了一位展能藝術家。在2011年,她獲選為「十大感動香港人物」,也在2013年成為「香港精神大使」。講座後,我詢問了幾位同學的看法,他們均表示倘若日後遇到困難也不再害怕,全因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決,並要傚法小芳姐姐一樣積極面對困難。

從小培養堅毅的精神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難免會遇到逆境,屆時我們該以甚麼心態及方法面對呢?現今家長們往往會花很多心思在小朋友的學業成績上,期望他們能「贏在起跑線」。但是,在追求學問的同時,培養堅毅不拔的精神也是同等重要。可是,一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卻選擇用不同方式逃避,更甚者還會看不開而了結自己寶貴的生命,殊屬可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幫助同學提升對抗逆境的能力,而這種堅毅的精神需要從小培養。

提升抗逆能力的三大要素

 

專家指出,提升抗逆能力有三大要素:「樂觀感」、「效能感」及「歸屬感」。「樂觀感」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指對未來存有盼望,相信凡事總有方法解决,這是面對困難應存的態度。「效能感」包括在面對困難時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訂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代表了解決困難須具備的能力。「歸屬感」則是指身邊的人對當事人的關懷及支持。

對小朋友而言,家人及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例如,在小朋友面對學業困難時,如他能感到父母及老師關懷及支持他,而不會因成績低落而對他有所鄙棄,或出言漫罵,或對他冷言冷語,而是會與他同行,一同尋求提升學業成績的方法,好讓他感到家庭及學校是「遮風擋雨」的地方。簡單而言,「歸屬感」是建立「樂觀感」及「效能感」的基石,是為面對困難者提供的動力。

培養抗逆力 從小事開始

那麼,我們可如何在生活上培養小朋友的抗逆力呢?難道要等他遭遇挫折時才教導他嗎?事實上,我們可從一些小事入手。以跳繩為例,不會有小孩子天生便懂得跳繩的。這時,家長可從旁鼓勵,讓孩子相信,他們是有能力學會的,此即上文提及的「樂觀感」。另外,家長可從旁協助,或示範跳繩的正確方法,讓他們感到父母陪伴着他,與他一同經歷困難,此即上文提過的「歸屬感」。待孩子初嚐過一、兩下成功的滋味後,可嘗試讓他們自己尋求如何協調肢體,掌握跳繩的方法,這便是上文所提及的「效能感」。

 總括而言,我們可從小教導小朋友,當遇到困難時,應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也要為他們提供自我挑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身邊人的支持和關懷。

分類
最新動態

5月校內活動

如何處理小孩升小的焦慮?

如何處理小孩升小的焦慮?

資料來源: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吳綺琴

 

小朋友升讀小一,未能適應,有些不但會經常在學校喊著說掛念媽媽,更會出現食慾不振等問題。家長擔心小朋友出現焦慮,可能會不斷跟他説「只要你盡力就可,媽媽不看分數成績!」但這樣做可以處理小朋友的焦慮嗎?抑或會弄巧反拙?

 

首先,家長要明白小朋友由幼稚園升上小一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對於小朋友而言,他真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適應。因為在小一階段,功課深了、守的規則多了,加上老師也嚴格了。小朋友也會有焦慮情緒,影響小朋友身體出現各種症狀,或甚害怕上學。

 

那麼小朋友要用多少時間適應呢?其實是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些比較內向或是觀察型小朋友容易變得焦慮,所以他們適應的時間可能相對比較長一點。因此,父母先要了解小朋友的性格和氣質,以調節自己對小朋友這段適應期間的期望,並千萬不要和其他小朋友來比較。

美國精神科醫生Dr Daniel Siegel,他提出了一個很有用的方法 —— Name it to Tame it。當家長觀察到小朋友在情緒方面有一些波動時,父母會先使用自己的左腦分析小朋友發生甚麼事。父母應要同時使用左右腦,代入小朋友的感受和處境裡,然後將你感受到小朋友的感受說出來,這個就是「Name it」。

 例如你和小朋友說:「你是不是很害怕?你是不是很擔心?你好像吃不了飯,是不是有甚麼正在憂慮?」我們如果能夠將小朋友這些情緒說出來,其實就是將小朋友在右腦裡感受到的東西,很清晰地勾畫出來。

 對於一些較大的小朋友,父母就可以鼓勵他自己將情緒說出來,父母則可回應他們。這一種大人和小朋友右腦和右腦的聯繫,能穩定焦慮的情緒,這個過程我們稱為Connect。當Connect之後,我們就可以和小朋友再聊一些其他事情。

美國精神科醫生Dr Daniel Siegel,他提出了一個很有用的方法 —— Name it to Tame it。當家長觀察到小朋友在情緒方面有一些波動時,父母會先使用自己的左腦分析小朋友發生甚麼事。父母應要同時使用左右腦,代入小朋友的感受和處境裡,然後將你感受到小朋友的感受說出來,這個就是「Name it」。

 例如你和小朋友說:「你是不是很害怕?你是不是很擔心?你好像吃不了飯,是不是有甚麼正在憂慮?」我們如果能夠將小朋友這些情緒說出來,其實就是將小朋友在右腦裡感受到的東西,很清晰地勾畫出來。

對於一些較大的小朋友,父母就可以鼓勵他自己將情緒說出來,父母則可回應他們。這一種大人和小朋友右腦和右腦的聯繫,能穩定焦慮的情緒,這個過程我們稱為Connect。當Connect之後,我們就可以和小朋友再聊一些其他事情。

分類
家長園地

避免孩子犯錯 不如立界線

避免孩子犯錯 不如立界線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吹毛求疵,是父母管教子女最容易犯的錯誤;「愛之深、責之切」,是一般父母的心情。父母常恐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壞了任何的不良行為,會貽害終生。因此,父母在管教子女時,常常以無微不至的批評來提醒孩子。其實,孩子犯錯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改變,父母必須因應他們的成長需要來處理他們的行為,甚至改變與他的相處方式。

 例如孩子未能依時完成功課時,父母應平靜對待這件平常不過的事,因為這正是讓孩子進步和成長的機會。又例如孩子駁嘴,可能顯示他們開始學習獨立思考,並不一定是對父母不尊重,只是當孩子日漸長大,自我主張開始出現,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對現實生活中的各項事情有自己的立場,同時渴望得到父母能認同。作為父母,當然不贊同這些行為,但即使不贊同,也可以了解孩子背後的需要,這樣我們便能更有效地和他們溝通及運用恰當的管教方法。

 「知識雖能改變命運,態度卻取決一切!」父母大發雷霆橫加指責,對管教從不湊效,毫無意義。當父母懂得溫柔而堅定地幫助孩子,將尊重帶進日常生活中,孩子便會更了解事情的規則和界線,這樣他們以後就會更有分寸,也會為自己的行為建立一把尺。有了這把尺,他們自然會成為自理自主和負責任的人。所以,家長應在孩子的幼兒階段時,便在他們日常生活中定立界線。

筆者的女兒自 1 歲半開始,已經明白字是寫在紙上的道理,所以當她 3 歲時,也從不在家中雪白的牆上貼過一張貼紙。因為她清楚知道自己和我的界線,也了解一個自理的孩子應當保持家居的整潔,這也是她的責任。父母讓孩子有遵循的方針,之後才去談他們是否聽話。

 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立界線時要具體清楚說明,例如你跟幼兒說:「若果你做不到,就表示你不乖。」其實對於幼兒來說,「不乖」是模糊的字眼,他們難以捉摸。此外,立界線時必須訂出若未執行的後果,筆者需要強調是「後果」,並非「懲罰」。後果只是結果,從雙方的協議中定立,所以它們是在自然法則下自然運作的結果,和懲罰完全是兩回事。例如當玩耍完畢後,孩子要自行收拾玩具,收拾好下次可以再玩;但如果沒有收拾,按照之前大家的協議,玩具就會被沒收兩天或三天。

 這時候父母必須清楚讓孩子明白,這就是他沒有履行協議的自然後果,並不是懲罰。又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商討看電視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並訂下時限。同樣地,如果孩子過了限定時間還不關機,按照之前大家的協議,往後三天都不可以再看或使用。家長立界線時要注意合理性,否則就是入孩子於罪,孩子容易觸犯到界線,將來不聽話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雖然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正當的行為,但若方法過於急切與嚴厲,對孩子成長過程缺乏認識與理解,反而可能導致負面作用。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有主動改過的經驗,要嚴肅討論,並非嚴厲懲罰。心平氣和能協助孩子將錯誤轉化為成長的養分,就像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難免跌倒,我們會鼓勵孩子自己慢慢爬起來,再跨出步伐。

 面對孩子犯錯的行為,該如何處理才能培養孩子改過的能力,是我們更該關注的。一般人很少故意會去犯錯,人之所以會「犯錯」,通常都是因為沒有「覺知」,會錯就是因為不知道。其實,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卻不明白錯在那裡,不知怎樣才能改好。父母如果能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犯錯,以適切的方法引導孩子改正,犯錯也能成為檢討和進步的轉機,增進親子間溝通的機會,讓孩子的錯成為一種美麗的錯誤吧。

耳仔入水會否導致中耳炎?要幫小朋友清潔耳仔嗎?

耳仔入水會否導致中耳炎?要幫小朋友清潔耳仔嗎?

資料來源:兒科專科醫生林嘉儀

其實耳垢是外耳道正常分泌的物質,其作用是保護外耳道減低細菌感染的風險。耳垢會自己慢慢流出,一般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幫小朋友特別清潔耳道內的耳垢。除非耳垢已經流到耳殼或在耳道的出口,家長可以用濕棉花輕輕地幫小朋友清潔。

家長幫小朋友清潔耳道裡的耳垢,就算用棉花棒輕力地幫他們清潔,都有機會弄傷外耳道的黏膜,導致發炎,甚至會弄損或弄穿耳膜。如果家長真的不小心

幫小朋友清潔耳朵時,將耳垢愈推愈入及小朋友感到不舒服。家長最好帶小朋友看醫生,了解是否需要幫他移除耳垢。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兩個情況是醫生建議幫小朋友移除耳垢。

第一,耳垢完全阻塞外耳道,影響小朋友的聽覺。第二,醫生要清楚檢查小朋友的耳膜,如果家長嗅出小朋友耳朵有異味,應該盡快帶他們看醫生,看看是否有機會是外耳道發炎而產生異味。

小朋友洗澡或游泳後,耳朵入水覺得不舒服,家長可以教小朋友輕輕傾斜頭部,用毛巾輕輕印流出的水已經足夠,千萬不要用棉花棒之類的物品放進耳朵裡清潔。如果耳朵入水是不會導致中耳炎,耳道和中耳是由耳膜分隔開。就算耳朵入水,水不會穿過耳膜進入中耳,所以游泳耳朵入水是不會導致中耳炎。

甚麼情況會引致中耳炎?中耳炎一般都是由於上呼吸道感染,細菌從喉嚨經由耳咽管,走到中耳而導致發炎,故與耳朵入水沒有關係。

小朋友好害羞 如何增強他們自信?

小朋友好害羞 如何增強他們自信?

資料來源:家庭婚姻治療師/藝術治療師高詠愛                       

現實中不少家長都覺得自己小朋友害羞,希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多點信心跟別人說話。這其實要看小朋友本身的性格是怎樣,因為有時小朋友會比較慢熱,可能有些小朋友比較怕跟陌生人說話。小朋友較害羞可能跟他們的成長過程有關。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關係,甚少帶小朋友外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和交流。這會慢慢會形成他只喜歡和年紀大過他的家人或兄姐溝通,當遇到同年紀較小的朋友時,他就不懂得怎樣一起玩。加上現時許多家長都會幫他們說話,例如他還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時候,家長有時可能比較心急:「你是不是想要那個東西?你是不是想這樣那樣。」這令小朋友很多時候他不敢說出心聲。

家長令孩子不懂得怎樣表達自己,或依賴了家長幫他們說話。其實透過很多方式,例如在家裡互動或玩遊戲,都可以幫助小朋友在不同環境跟其他小朋友或長輩溝通。例如透過簡單圖片的桌上遊戲,家長可以問小朋友:「如果我們在球場上遇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可以怎樣呢?如果你想一起玩,你可以怎樣做?」 家人也可以跟小朋友進行角色扮演。

小朋友最主要從環境中學習,從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學校、朋友身上,甚至現在很多時會上網看新聞、電視或卡通片,學習一些行為 或說話內容。所以在家裡玩遊戲時 ,都可以做一個好榜樣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溝通、怎樣去說或怎樣表達自己是最好的。

有時要給小朋友時間去思考如何表達自己,而不是搶著替他們說話或幫他們完成。就算他錯了,也不要說:「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會嚇到小朋友,最好是跟他分析整件事情,應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家長應嘗試跟小朋友分析多點:「為甚麼不可以這麼說 ?因為這樣說話可能會傷害了其他小朋友。如果你這樣跟他說話時,你自己的感覺又會是如何?」當教懂他們一些溝通方法,亦可以幫助他們見到陌生人和在不同環境時去與人溝通。

「手足不和」如何和平解決?

「手足不和」如何和平解決?

資料來源: 家庭動力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鄺詠嫺

 

當家裡有兩名或以上的小朋友,會發生衝突或不和是很正常的。父母或會感到很困擾,究竟怎樣才可以令子女和平相處呢?現下是一些小貼士。

 

首先,父母要盡力營造溫馨和愉快的家庭氣氛,強調共享和分享觀念。其次,我們要按照小朋友的年紀規範他們行為,2歲或以下的小朋友不明白可以和不可以做甚麼,很多時候會做出觸怒哥哥的行為。這時候我們便要安撫年紀大的小朋友,令他明白弟妹做不到,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足和不明白。當他們達到可以理解和守規矩的時候,爸媽便會要求他們跟哥哥姐姐一樣遵守規矩,令年長的孩子明白爸媽不是偏袒弟妹。

 

在傳統的觀念中,會認為年紀大的小朋友,應該體諒和禮讓年紀小的小朋友。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按小朋友的年紀、對事情的接收和理解程度而決定,不一定要年紀大讓年紀小的。所謂的禮讓和體諒,應該理解為同理和明白他們的需要。

 

如果妹妹想玩姐姐的玩具時,媽媽可以跟姐姐說:「我知道這個玩具是你的,你很珍惜和喜歡它,所以你不想讓給妹妹玩。但妹妹沒有這個玩具,她年紀比你小,她看到你玩的時候很快樂,也很想試玩。」如果姐姐聽到後願意讓給妹妹,代表她理解和同理妹妹的需要。我們也可以跟妹妹說:「因為姐姐很愛你,所以願意把玩具讓給你。」讓她向姐姐表示感謝。

但小朋友不是每次都願意讓玩具的,當他不讓的時候,我們都要教導他們學習尊重。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下,大家一起討論和溝通,讓他自己決定誰讓誰。另外,我們也要建立分享的原則,姐姐可以和妹妹分享玩具,妹妹也有能力跟姐姐分享玩具,大家彼此分享一個公平原則,關係也會比較融洽。

 

當姐妹之間發生不和的時候,父母要保持中立及不要介入,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很心急想解決問題,替他們處理。但重點應該是我們陪伴她解決她們的不和,我們要給予機會她們表達,讓她們知道我們明白她們的感受以及讓她們自己處理。

還有千萬不要過分強調公平,因為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她們一起想媽媽抱,媽媽可以表達:「媽媽知道你們也很想媽媽抱,覺得這樣很舒服。但媽媽只有一個,不能同時抱著你們。不如我們想想有甚麼方法,讓你們兩個也可以讓媽媽抱。」

 

我們要給予小朋友知道有衝突不是問題,有衝突不代表不愛對方,最重要是學懂如何解決。他們解決問題的經驗,會成為他們成長後難忘的經驗,是不會破壞他們的關係。

如何教小朋友正確發音?

如何教小朋友正確發音?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Miss Carley

 

小朋友學習語言,發音也是重要一環。英文的很多發音是廣東話裡沒有的,不論對小朋友或大人,都是較難掌握。家長可以如何教導小朋友正確發音呢?有甚麼小法寶可以使用?

 

英語裡的咬舌音對於小朋友甚至大人來說,也是比較難掌握的。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提示技巧,教導小朋友正確的發音。用這發音作例子,其實家長可以嘗試用一些視覺的提示,譬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望著鏡子,讓他看見自己的舌頭,放置於兩排牙齒的中間。

另外,家長也可以用口頭提示,我們要明確向小朋友說:「你的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要怎樣做。有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加上所謂觸覺的提示。譬如用雪條棒或用匙羹這樣碰著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不同的發音部位,舌頭要如何放置。

 

家長也可以嘗試和小朋友玩些簡單遊戲,來訓練他們的聽辨能力,就是小朋友在聽覺方面能否辨認得到對或不對,譬如家長故意讀錯字:「fank you對不對?不對」「thank you對不對?對了」這次我們牙齒要咬著舌頭,又或在紙寫上free和three這兩個字,然後家長讀出其中一個three 「你指給我看是哪一個」;Free「你又指給我看是哪一個」。如果他懂得分辨,在表達上來就更加清楚和容易。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處理親子矛盾時,如何有效安撫小朋友情緒?

處理親子矛盾時,如何有效安撫小朋友情緒?

資料來源:親職教育專家Ken Sir

小朋友和大人之間不時會出現矛盾,原來在處理矛盾時,與小朋友的說話技巧十分重要,先說「你」和先說「我」也有著大分別。

有一次我在電梯口,見到一個小朋友要按電梯按鈕,但是被其他小朋友快一步按了。那個小朋友的情緒馬上很波動,媽媽雖然彎低身想處理他的問題,但是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很難平復,當中牽涉了甚麼呢?

這就是牽涉了媽媽用了幾句說話,當中包括了「你不要哭吧」、「你想怎樣呀?」又或「是否要我去下一層讓你按一下?」我想提醒家長們,如果要平伏一個小朋友的情緒,應避免這類的說話。

如果要平伏一個小朋友的情緒,我們可以嘗試用「我」字開頭,例如是「我見到你」、「我知道你很想」及「爸爸媽媽明白你」。這些說話在小朋友的立場聽起上來,他會覺得你站在他的立場,而不是跟他對著幹,不是與他對立的。

這樣透過你的身體語言,透過安撫和擁抱,有助小朋友慢慢學習平靜,從而再把你想教的東西慢慢灌輸給小朋友,這樣就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