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園資訊

受疫情影響,幼稚園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需要運用其他模式讓兒童在家中學習。我們慶幸幼稚園業界擁有投入及專業的團隊,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彼此扶持。大家憑着對幼兒教育的熱忱,發揮無限創意,設計富趣味的學習活動,並協同家長的力量,幫助兒童維持學習興趣和促進身心發展。

分類
家長園地

如何教小朋友正確發音?

如何教小朋友正確發音?

資料來源:言語治療師Miss Carley

 

小朋友學習語言,發音也是重要一環。英文的很多發音是廣東話裡沒有的,不論對小朋友或大人,都是較難掌握。家長可以如何教導小朋友正確發音呢?有甚麼小法寶可以使用?

 

英語裡的咬舌音對於小朋友甚至大人來說,也是比較難掌握的。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提示技巧,教導小朋友正確的發音。用這發音作例子,其實家長可以嘗試用一些視覺的提示,譬如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望著鏡子,讓他看見自己的舌頭,放置於兩排牙齒的中間。

另外,家長也可以用口頭提示,我們要明確向小朋友說:「你的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要怎樣做。有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加上所謂觸覺的提示。譬如用雪條棒或用匙羹這樣碰著舌頭,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讓他知道不同的發音部位,舌頭要如何放置。

 

家長也可以嘗試和小朋友玩些簡單遊戲,來訓練他們的聽辨能力,就是小朋友在聽覺方面能否辨認得到對或不對,譬如家長故意讀錯字:「fank you對不對?不對」「thank you對不對?對了」這次我們牙齒要咬著舌頭,又或在紙寫上free和three這兩個字,然後家長讀出其中一個three 「你指給我看是哪一個」;Free「你又指給我看是哪一個」。如果他懂得分辨,在表達上來就更加清楚和容易。

分類
家長園地

處理親子矛盾時,如何有效安撫小朋友情緒?

處理親子矛盾時,如何有效安撫小朋友情緒?

資料來源:親職教育專家Ken Sir

小朋友和大人之間不時會出現矛盾,原來在處理矛盾時,與小朋友的說話技巧十分重要,先說「你」和先說「我」也有著大分別。

有一次我在電梯口,見到一個小朋友要按電梯按鈕,但是被其他小朋友快一步按了。那個小朋友的情緒馬上很波動,媽媽雖然彎低身想處理他的問題,但是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很難平復,當中牽涉了甚麼呢?

這就是牽涉了媽媽用了幾句說話,當中包括了「你不要哭吧」、「你想怎樣呀?」又或「是否要我去下一層讓你按一下?」我想提醒家長們,如果要平伏一個小朋友的情緒,應避免這類的說話。

如果要平伏一個小朋友的情緒,我們可以嘗試用「我」字開頭,例如是「我見到你」、「我知道你很想」及「爸爸媽媽明白你」。這些說話在小朋友的立場聽起上來,他會覺得你站在他的立場,而不是跟他對著幹,不是與他對立的。

這樣透過你的身體語言,透過安撫和擁抱,有助小朋友慢慢學習平靜,從而再把你想教的東西慢慢灌輸給小朋友,這樣就非常好了。

分類
家長園地

飲食習慣如何令孩子皮膚更健康?

飲食習慣如何令孩子皮膚更健康?

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學家(公共衛生)(英國)吳珮瑜

很多小朋友有一些皮膚乾燥,甚至有濕疹問題。家長也會很努力幫助小朋友,尋找適合他們使用的保濕品或護膚品。其實除了外用的護膚品,我們也要留意小朋友的飲食,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多喝水,喝水要喝多少才足夠呢?

原來我們身體對水分的需求,其實深受天氣影響,例如天氣乾燥就需要多些水分、有小朋友的活動量及他流了多少汗。食物裡的水分也影響了他們對水的需求,如果小朋友在大概3至4個小時裡有一次小便,而小便是淺黃色的,也沒有明顯的尿味,大便也不會很硬,不會排便很辛苦,通常都代表水分足夠。

而2至5歲的幼兒一天,大概就需要4至5杯流質,當然是以水分為主是最好的。另外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奧米加3對維持細胞膜完整很重要,它可以阻隔了一些有害的物質,使皮膚比較濕潤及有彈性。如果有皮膚敏感或濕疹等問題,奧米加3脂肪酸更加可以幫助舒緩一些過激的免疫反應。

另外我們要避免一些食物,例如糖果、餅乾及白麵包這些精製的食物,多選擇一些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糙米及全麥麵包,這些對控制敏感情況很重要。當然還有抗氧化物質,包括常見的維他命A、C及E,其實這些在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或果仁中也會有維他命A、C及E,它亦是一些很好的抗氧化來源。

總結來說,要有健康的皮膚,除了要有足夠的水分,每個星期應該食兩次脂肪含量高的魚,例如三文魚或黃花魚,也可以用原味的果仁、水果等等,來代替一些餅乾、糖果作為小食,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是比較理想的。

順帶一提,如果小朋友咀嚼能力還未發展良好,有機會進食果仁時怕他噎到,所以我們要找一些例如松子仁,這些比較小的果仁,也是一些可取的選擇。

資料來源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sliced-piece-black-rye-bread-on-2181599479

分類
家長園地

恐嚇式教育有效果嗎?

恐嚇式教育有效果嗎?

「如果你不好好吃飯,今天晚上就不讓你看電視。」在日常教養中,我們經常會以恐嚇形式教導小朋友,希望小朋友會聽話。但這種方法有用嗎?會帶來反效果嗎?

 有一次我乘小巴時,看到有個婆婆帶著兩個孫兒上小巴上到車兩個孫兒馬上坐到後排位置而婆婆就選擇坐近門口位置的單人位她一坐下後就馬上轉身跟兩個孫兒說「我告訴你馬上坐回我旁邊否則下車時就把你們兩個留在這裡」結果其中一個孫兒在後面大聲地叫。他在叫甚麼呢?「你每次都是這樣說的,我不信你。」在這件事裡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很多家長在教養上都習慣恐嚇小朋友。

資料來源:親職教育專家KenSir

例如是甚麼呢?「你不吃飯我就關電視」又或「你不快點做完功課,晚上就沒雪糕吃」等其實這些方式在教養時很多時候會造就了令小朋友慢慢不當一回事。如果家長經常用這種形式的方法令到小朋友逐漸長大後他就不會當作是一回事所以家長們必須切記我們要求小朋友做一些事情最好就是直接告訴他你想他怎麼做就可以了不需要在後面加插太多恐嚇要脅等成分

資料來源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family-concept-mother-rebuke-her-daughter-1346755169

分類
家長園地

小朋友有少少不滿就哭泣不停?

小朋友有少少不滿就哭泣不停?

小朋友有時候可能因為少少不滿,就會哭起來,家長可能已經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安慰自己的小朋友,但他還是時不時便哭起來。這樣爸爸媽媽可能已經覺得很累,有一點無助和不知道怎麼辦,甚至覺得有一點煩擾。其實通常來說小朋友的哭泣,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因為他們的語言未可以豐富到講一件完整的事情、他自己的感受和一些的想法,所以他們在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沿用他們嬰兒時期,最直接或者最快會得到救助的一種方式來表達,就是哭泣。

 我們不要以為他們懂得行、懂得走和上了學,我們就需要和他講多一些道理。其實相反在幼兒期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和他們做多一些情感支援。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需求的五層次理論,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隨著小朋友的心智成熟,他們已經去到第三層的社會需求,亦即是愛和歸屬感。

 在這個時候他是需要感受,身邊的人對他的關愛,並且他開始認識自己的情緒。所以在這一個階段如果父母可以協助他,幫他們能說一些情緒和想法。不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提升,他們的社會需求亦會得到滿足。

資料來源:家庭動力心理輔導員賴舜薇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close-little-kid-girl-crying-tearful-588155348

看到小朋友哭泣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這樣跟他說:「你很不開心似的,原來你不喜歡媽媽這麼惡跟你說話。「弟弟沒有問過你便拿了你的玩具玩,令你生氣。」如果你說中小朋友的心聲,其實很快會點一下頭和很快不會再哭起來,慢慢他們學識了這種表達方式,他們便不需要用哭泣來表達自己。

有一些家長可能便會問:「平日小朋友牙尖嘴利很會說話,但為何有些不開心,他們便說不出來?」其實這是情緒,對人理性思維的影響。假如我邀請你上台做一個演說,你現在是甚麼感覺?你可能會緊張甚至有一點害怕,如果我不給予時間你作準備,這樣可能你連一句說話也說不出。這樣你會看見大人都會受情緒的影響,更何況是小朋友。

所以在小朋友不開心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首先放平和自己的心情,然後耐心觀察和分析他們哭泣的原因。再嘗試站在他們的立場,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情緒,這樣小朋友便不會再哭泣。

資料來源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portrait-asian-mother-comforting-her-crying-611298578

分類
最新動態

4月校內活動

分類
最新動態

3月校內活動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教育講座「出手與放手–談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之道」

家長教育講座
「出手與放手–談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之道」

教育局委託香港教育大學根據教育局的幼稚園階段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舉辦一系列全港性的家長教育講座。最新舉辦的講座題目為「出手與放手–談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之道」,旨在協助家長了解不同年齡幼兒所能掌握的自理能力及如何有效幫助孩子學會有關能力。由於疫情關係,上述講座以錄影形式發布,並已上載教育局YouTube頻道供家長觀看(頻道內亦載有早前由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其他家長教育講座供家長觀看)。請幼稚園透過學校現有溝通渠道,如學校網頁/刊物、電子通訊媒體等將相關講座資料發放給家長,並鼓勵家長觀看。

根據教育局通函第18/2022號「一筆過家長教育津貼」,我們鼓勵幼稚園成立「家長園地」專頁,分享家長教育資訊,並建立正向家長教育的文化。務請學校把講座播放連結及教育局「幼稚園階段家長教育資訊」連結上載於學校的「家長園地」專頁或學校網頁內的其他合適位置(如尚未設有「家長園地」專頁),以便更有效向家長提供不同的家長教育資源。

講座的播放連結:

相關簡報、家長錦囊及其他家長教育資訊等資料,可瀏覽教育局「幼稚園階段家長教育資訊」網頁(路徑:學生及家長相關 > 家長相關 > 幼稚園階段家長教育資訊):

https://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parents-related/parent-info/index.html

教育局

幼稚園行政二組

分類
最新動態

2月校內活動

分類
最新動態

1月校內活動